2020年度江苏经济回眸:稳中有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回望过去一年,从年初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个战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到年底疫情防控常态化,“打赢收官战”,一个个数字,是全力夺取“双胜利”的一个个扎实脚印,更是一份份在2020年这张“最难考卷”中写下的高分答案。

过去这一年,我们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有力落实“六稳”、全面完成“六保”,以保促稳、以稳促进,全省上下用实干奋斗谱写下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

重大项目:至11月底开工率达96%

岁末年初,走进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整个现场有超过1万名建设人员,正在同步开展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盛虹炼化工程部计划主任工程师王鹏杰介绍,目前桩基施工已收尾,土建全部出地面。2021年春节过后,估计有两万多人进场施工,安装高峰期将达到三四万人。

单体投资677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整个徐圩新区高端石化产业链的龙头。该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值超900亿元,年利税超200亿元。

重大项目是稳投资、促增长、补短板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2020年,我省牵牢重大项目“牛鼻子”,项目进度势头强劲,项目招引持续发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年来,“轨道上的江苏”呼啸而来,苏北从“地无寸铁”到“逐步成网”;民生工程不断推出“升级版”,苏北农房改造实现群众安居梦;生态环保工程擦亮“美丽江苏”,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大批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抢先布局。

2020年,江苏省计划新开工省重大项目126个,截至11月底开工121个,开工率达96%,较上年同期高出5.6个百分点,49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或部分投产。

新基建:新建5G基站5.5万座

江苏铁塔公司近日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截至去年12月,江苏铁塔累计建成超4.6万个5G基站。“多亏政府政策支持、紧密协同运营商,让我们打赢全年5G建设的硬仗。”江苏铁塔通信发展部总经理王旺感慨道。

一年来,疫情没有减缓我省推进“新基建”的脚步。去年,我省新建5G基站5.5万座,累计建成7.1万座,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仅去年上半年,全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6.13万根,数量全国第三。目前,我省已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6个,接入设备1000余万台。全省人工智能类企业超6000家,排全国第二……

一个个5G基站拔地而起、一条条特高压加速布设、一排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走进生活、一座座大数据中心相继落成……突飞猛进的“新基建”,不断夯实“数字江苏”的底座。

“未来3年,我省将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打造‘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价值化。”省工信厅两化融合推进处相关人士介绍,我省将深入实施“大数据 优势产业链”行动,实施“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加快构建5G产业生态,力争3年内5G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以新基建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外资外贸:前11个月进出口额超4万亿元

在仁宝资讯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批批组装完毕的电子书阅读器“走”下生产线,准备打包发往国外。“电子书订单帮助我们外贸扭负为盈,只要产能跟得上,产多少销多少,出口畅通无阻。”公司关务经理支春华说。去年前10个月,昆山海关共监管验放电子书阅读器628.9万台,同比增长149%。

“宅经济”出口火热是江苏外贸的一个切面。2020年,全省外贸危中寻机、负重前行,持续回稳向好,进出口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1-11月,全省累计进出口40286.6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13.9%。11月当月我省出口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单月进出口、出口、进口“三大指标”连续5个月全面正增长。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2020年,江苏新增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3个城市新列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在南京海关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的首月,江苏跨境电商B2B出口1291万元。

贸易方式、出口产品、贸易主体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国际贸易“朋友圈”更加广泛,去年前11个月,我省对东盟出口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1.2%,占比26.9%,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预计完成建设投资1650亿元

2020年12月30日,盐通高铁建成通车,G8321次列车从盐城站驶出向上海飞驰而去,为江苏铁路“苏北突破、苏中提升、苏南优化”格局画上重要一笔。

截至去年底,江苏省内铁路营业总里程4024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2035公里。12个设区市开通高铁,设区市全部通上动车。加上即将开通的连徐高铁,省内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4204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里程2215公里,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2.6%、157.9%。“2020年是江苏铁路高质量建设、跨越式发展、颠覆性巨变的一年。”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沪苏通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和盐通高铁等多条铁路先后建成开通,全省高铁初步成网,“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2020年,江苏过江通道建设跑出加速度,陆续建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江心洲长江大桥3座过江通道。过江通道累计建成17座,在建6座,沿江两岸设区市之间均有过江通道直通。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截至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4924公里,比2015年增加385公里。

2020年,江苏交通建设投资特别是重大项目进展超过预期,交通投资规模继续在高位保持增长,全年预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650亿元左右,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发挥积极作用。

粮食供应:全省粮食年产量增长0.6%

“我们引进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早熟‘常优早香粳’,市场价卖到每500克5元,‘国庆稻’亩纯收入达1500元。”回首过去一年,常熟市海虞镇虞盛合作农场总经理窦祥龙感慨说,传统种植附加值低,农场利用团队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品种栽植和种苗培育,实现销售增长。

2020年,全省“三农”工作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到四大流域全面抗洪,从稳定粮食生产、恢复生猪产能,到打赢打好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从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实施和复工复产,到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硬任务落实,还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均完成较好。

过去一年,全省8000万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总产量达745.8亿斤,较上年增长0.6%,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全面完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全省优良食味稻种植面积1450万亩,新增稻田综合种养超100万亩。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达800亿元。美丽文明乡村建设进展顺利,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5%。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已有99.4%的村(居)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居民消费:发放消费券约29.1亿元

过去一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98.8亿元,同比下降2.7%,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国第二,单月社零额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

如何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各方在努力。苏宁易购发布的“2020年度关键词”,包括“造富”“进补”“上链接”等,这些词在展现互联网零售企业变迁的同时,也展现了当年居民消费的种种变化。

促消费,江苏省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全省各地累计发放消费券约29.1亿元,撬动社会消费330亿元。“双12苏州购物节”启用首批10万个、总额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累计让利超150亿元。

推动内循环,生产消费双升级。我省最新制定出台的“创造新需求”相关实施意见,瞄准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堵点痛点问题,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举措和发展方向——实现“人有我有”,适应现有消费需求变化,大力提升供给质量和灵活性,防止消费外流;实现“人有我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瞄准专精特新细分市场,引领需求升级新动向;实现“人无我有”,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需求新热点。

市场主体:前11个月新登记247.5万户

2020年,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在受疫情冲击出现短期波动后迅速回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这也太快了,我才提交营业执照申请一个小时,公章刻制就完成了。”2020年12月16日,靖江市民陈冬梅申请成立泰州市远晟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在半个工作日内,就完成营业执照申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企业开办全流程。

这一年,江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推进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应用,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等措施,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尽最大努力培育市场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高速增长。

这一年,江苏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保市场主体”是“六保”的关键。对此,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帮扶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精准地对接中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47.5万户,同比增长50.8%;全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7387户,同比增加2475户。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1226.5万户,同比增长19.2%,较上年底增长17.3%。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52户,同比增加22户,市场主体总量增幅较大。

节能降耗: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

不久前,江苏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省级平台上线,首批将1026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纳入监测。

梅钢公司正是纳入监测的企业之一。走进梅钢,一座现代化花园式工厂展现在记者眼前,这里,已成为江苏省工业旅游区。

“对梅钢而言,绿色就是责任。”梅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施兵介绍,近年来,公司投入45亿元,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完成烧结、炼焦、热电厂等主要装置的超低排放改造。近3年,梅钢综合减排率达42%,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达清洁生产一级标准。坚持“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梅钢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用水损耗,2020年生产1吨钢所需的水量下降至2.69立方米,全年减少从长江取水112万吨。梅钢还把固废管理纳入主体生产组织管理,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固废不出厂率由2017年的69%提高到目前的98.2%。

坚持绿色发展,工业领域是节能降耗主战场。我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4家、绿色园区1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5家和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园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十三五”时期累计下降20%以上,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7%的任务。

“苏大强”有“大担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罕见的大疫情和大洪涝,这一年,8000万江苏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打赢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及防汛抗洪三场硬仗。

这一年,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江苏经济的强劲韧性——从一季度下降5.0%、上半年增长0.9%,回升至前三季度增长2.5%,全省经济走势划出浓墨重彩的“V”形反转。

数据,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前三季度,我省新增就业96.5万人,实际利用外资220亿美元,新增国内上市公司4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6家,均居全国第一。

聚焦产业,9大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以一省之力占据全国两成席位;着眼创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万余家,数量全国领先;调整结构,全省单位GDP能耗“十三五”期间累计下降20%以上,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扶贫攻坚,省内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助力对口帮扶支援地区102个贫困县尽数脱贫摘帽;激活消费,前11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持续收窄,消费“回暖”的旋律振奋人心……

回首2020年,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江苏经济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非凡的韧性和绝对的实力,尽显“苏大强”的“大担当”。

(责任编辑:王永超)
相关阅读: 华润11.27亿元竞得徐州市一宗住宅用地 溢价率121.85% 炜赋 新松23.26亿元摘得南通市崇川区一宗住宅用地 南通市如东县11.17亿元出让2宗地块 新城控股、碧桂园各得一宗 建设智慧城市,要让数据活起来 住建部:将在湖南、深圳、常州等地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
中国网地产

中国网地产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上一篇:房企去杠杆势在必行
下一篇:北京拟统一城乡失业保险政策,向社会公开征集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