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新区聚力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1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票选产生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正式揭晓,其中两则新闻与沈阳高新区紧密相关。

同样新鲜“出炉”的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辽宁省技术先进性企业、新增瞪羚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个“榜单”中,沈阳高新区均列全省第一。

“榜单”位次不断跃升的背后,是沈阳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高质量发展稳健而坚实的步伐:2020年,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总数达1152家,是2017年的4.8倍;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净增超过200家,总数达到786家;新增瞪羚及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10家,获批雏鹰企业349家,均居全省前列。2018年以来,沈阳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排名中,连续三年晋升8位。

“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开启,沈阳高新区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工作要求,按照省市相关部署,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在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和沈阳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明确新定位、锁定新作为,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厚积成势——

创新驱动壮大发展新动能

一张“成绩单”,映射出沈阳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成色:2020年,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90.9%;全年研发经费支出33亿元,增长35%,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5.1%提升至5.68%。

时值隆冬,沈阳高新区产业发展依然热潮迭起。

就在沈阳本轮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际,沈阳高新区内多家企业紧急行动,驰援省外、境外。东软集团研发的信息化检测系统“奔赴”河北等地,秒速采集,全程可追溯,并顶住了数万人同时在线的考验,首次成功在千万人口城市应用;从接到订单到加班生产,再到装车发货,新松医疗只用了不到3天时间,奇迹般完成了1000只医用氧气机的制造交付,为墨西哥城等地居民及时送去了来自辽宁、来自中国的强大支持力量。

瞄准高质量发展需求,打造增长极、构筑动力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这个“第一生产力”。以这些优秀的企业为代表和支撑,沈阳高新区创新发展势能已然呈现。

作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片区核心区、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重要承载区和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2018年以来,沈阳高新区紧紧抓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大课题”、厚植培优发展沃土,紧紧抓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个“动力源”、加速释放发展活力,紧紧抓住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这个“生命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创新发展活力、实力快速提升,“高新”产业特色愈加凸显。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沈阳高新区以制度创新突破藩篱、全力促进科技创新;厚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四大主导产业,形成工业机器人、IC装备制造、民用航空、工业互联网等10个特色产业园区及中试研发和综合保税2个功能性产业园区的“一区十二园”空间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激发活力——

围绕产业链丰满创新羽翼

让创新更好地拥抱市场,沈阳高新区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创新要素集聚等工作入手,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去年全区企业技术合同登记2024项,占全市25.2%;技术合同成交额120.93亿元,占全市39.8%。

以十大产业链为框架,沈阳高新区紧盯人才和机制等关键点,致力将创新嵌入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持续强壮、丰满区域的创新羽翼。

全力推进“管委会 公司”改革,去年,沈阳高新区组建高发投集团,实现招商引资、产业投资、园区开发、运营服务市场化运作,高新区招商能手、资本帮手、金融助手、产业推手作用全面显现;创新发展,重在得人,构建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五湖四海广纳英才。

加快建设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沈阳(浑南)科学城完成规划编制,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科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速建设。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完成组建,苏州医工所沈阳健康工程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各类研发机构达到272家。

优化创新环境、构筑人才高地,在全市率先推出高校毕业生安居办法,提供人才安居用房1593套,143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举办2020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400余场,双创载体突破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团队)4000余个。

让创新更好地拥抱市场,引进沈阳市技术转移协会,挖掘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技术转移中心整合服务机构172家,面向社会选聘100名技术经理人成为合伙人,开展校地、校企科技服务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技术创新联盟重大项目联合攻关11项。

鼓励创新,更保护创新,沈阳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正式落户,用日益“密织”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活力被进一步激活,富创大型铝件制造技术等6个国家02重大专项课题顺利完成,芯源微涂胶显影机填补国内空白,东软医疗512层全景多模态CT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大生物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取得临床批件,拓荆新一代PECVD进入国内14nm先进工艺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IC装备产值增幅超过54%,高端晶圆处理设备产业化等扩产升级项目相继开工,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育强推优——

聚焦主导布局十大产业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沈阳高新区布局工业机器人、先进材料、IC装备、工业互联网等十大产业链,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沈阳高新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健全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治理机制,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思路,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服务的链长制工作原则,确立推出十大产业链,构建“一个产业链、一个链长、一个发展规划、一个保障体系”的产业链服务模式,着力夯实壮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这十大产业链涵盖工业机器人、先进材料、IC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医疗、生物医药、眼健康、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10个领域。沈阳高新区深入摸底掌握各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数量、产值规模,重点企业技术优势和产品特色;对需攻克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梳理,理清具体需求及瓶颈,客观评估分析各产业链发展程度和水平,聚焦关键技术、核心环节和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延链、补链、强链。

在去年11月举行的产业链招商签约大会上,华为、华侨城、华润、万科等46家国内知名企业的49个项目签约,总签约额1985亿元。

意义更加深远的是,此次大会上,浑南区、沈阳高新区聘请的10名“招商大使”惊艳亮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桑子刚担任机器人产业链招商大使、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担任半导体装备产业链招商大使……10名“招商大使”为引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上下游企业、机构牵线搭桥,为政府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建言献策。

让企业家领衔,担当产业链发展联盟“盟主”,沈阳高新区的创新之举进一步明确、夯实了企业的创新主体身份,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则集中精力提供丰富的服务供给,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结、向经济发展一线汇聚,真正激活创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优化生态——

强化“高新”内核精耕土壤

资本用实实在在的投入“投票”:2020年,沈阳高新区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220个,比2018年增加65个,产业类项目、科技类项目占比攀升至68.18%、36.67%;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96家,注册总数达1152家,是2017年的4.8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进一步夯实。

区域发展行进到“拼环境”的当下,打造创业者乐园、营造创新者天堂,丰富服务、政策供给,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让人才乐业安居、产业茁壮成长,已成为很多地方聚力发力的焦点。

瞄准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沈阳高新区相继制定出台人才强区若干政策、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产业促进政策20条、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2条措施、关爱企业家15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集结智慧和力量,努力完善具有区域特色和综合竞争力的价值链、创新链,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创新驱动体系。

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致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围绕项目、企业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建成零距离沟通、全过程领办的“浑南会客厅”,推行“0030”审批模式,整合全区审批职能,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取消涉企服务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征各类税费20.7亿元,兑现产业扶持资金12.7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4.5亿元,因历史原因形成的87.6亿元企业账款全部清偿完毕;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制定实施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主题活动,588名机关干部深入674家企业,帮助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500余项,重企安商氛围愈加浓厚。

2020年,沈阳高新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2家,连续两年净增超过200家,总数达到786家;新增瞪羚及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10家,总数达到23家,居全省前列;获批雏鹰企业349家,占沈阳市总数的45%。

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强化“高新”发展内核,这片创新发展沃土上“新苗”越来越多,创新主体的内在力量正在加速蓄积、喷薄释放。

(责任编辑:王永超)
相关阅读: 高质量打造承接疏解城市功能区 融创西发3740.32万元竞得青岛2宗地块 蓝光发展2宗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金额合计32.5亿元 新城发展:拟发行有担保优先票据 让农村市场潜力变实力
中国网地产

中国网地产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上一篇:未来之城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下一篇:沈阳辽中区 “云签约”11个项目

网友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