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认为植物不会说话,实际上植物会发出声波,只是人类听不到。近日,据《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一些植物在面临生存压力时,会发出特定的“叫声”。研究者将麦克风放在离植物10厘米处,成功记录了番茄和烟草在缺水以及茎杆被砍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这些声音的振动频率在20千赫至100年千赫之间,是人类耳朵无法捕捉的超声波。虽然人类听不到,但是研究者认为,一些植物,昆虫和哺乳类动物或许能听见并作出反应。比如飞蛾接收到一棵植物缺水的超声波信号,可能就不会在上面产的卵。通过计算机模型,研究者甚至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度和频率,判断植物面临哪种生存压力。这项研究未来也许能应用到农业中,有望更精准地为种植者提供作物的信息。
近日,一篇发表在《生态快讯》的研究发现,北美候鸟的体形在持续变小,并认为这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科学家们测量了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博物馆收藏的70716个候鸟标本的跗骨长度,喙部长度以及体重,发现从1978年到2016年,候鸟的体形越来越小,翅膀变得越来越长。统计显示,体形变小与当地夏季平均气温连年上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翅膀的变化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变小后,候鸟的新陈代谢效率降低,沐鸣主管为了适应长距离的迁徙,翅膀变长以提高飞行效率。
什么时间最适合学习?中国人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早读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不过,东京大学的最新表明,最好不要刚睡醒就试图学习,因为该时间段记忆力最差。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记忆实验,测试小鼠是否有能力回忆起它们之前接触过的东西。实验显示,缺乏BMAL1蛋白的小鼠记忆力较差,而这种蛋白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泌呈现周期性——即将睡醒时最低,入睡前最高。由此可推断出,小鼠的记忆力在刚起床时最差,而这一规律有可能在人类身上也存在。因此,沐鸣主管如果想背单词什么的,最好睡前背吧。
口香糖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零食,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有人可能会觉得口香糖是现代才出现的,实际上它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很多。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专家在丹麦洛兰岛进行发掘时,就发现了一种5700年前的“口香糖”。这种古老的“口香糖”是由桦木沥青制成的,它上面还有人类牙齿留下的咀嚼痕迹。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从“口香糖”中提取出了古人类的基因组,以及多种口腔微生物的基因组,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口腔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共生系统的进化,尤其是饮食习惯对这种共生关系的影响。
网友回应